第一章 操作系统概述
1、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。
2、计算机软件是指程序和与程序相关的文档的集合。
3、按功能可把软件分为“系统软件”和“应用软件”两部分:
- 系统软件: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程序,数据库管理系统;
- 应用软件:各种管理软件,用于工程计算的软件包,辅助设计软件。
4、通常把未配置任何软件的计算机称为“裸机”。
5、操作系统可以被看作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,统管整个系统资源,制定各种资源的分配策略,调度系统中运行的用户程序,协调它们对资源的需求,从而使整个系统在高效、有序的环境里工作。
6、发展的动力:提高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的需要;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的需要;硬件技术不断发展的需要;计算机体系结构发展的需要。
7、操作系统是在“裸机”上加载的第一层软件,是对计算机硬件系统功能的首次扩充
8、操作系统的定义:操作系统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,合理地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,以及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的一个大型程序。
9、操作系统的功能:
- 处理机管理:进程控制,进程同步,进程通信、调度、实施CPU分配;
- 存储器管理:内存分配,内存保护,地址映射,内存扩充;
- 设备管理:缓冲管理,设备分配,设备管理;
- 文件管理:存储空间管理,目录管理,读写管理和保护;
- 与用户有关的接口:用户接口,程序接口,人机交互。
10、操作系统另一种定义:操作系统是一组能有效地组织和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,合理地对各类作业进行调度,以及方便用户使用的程序的集合。
11、OS 有并发性、共享性、虚拟性和异步性四个基本特征;最基本的特征是并发性和共享性。
12、操作系统的种类:
1) 单道批处理系统
- 特点:单路性、独占性、自动性、封闭性、顺序性;
- 缺点:系统的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利用。
2) 多道批处理系统
- 特点:多路性、共享性、自动型、封闭性、无序性、调度性;
- 好处:提高CPU的利用率、提高内存和I/O设备的利用率、增加系统吞吐量;
- 缺点:平均周转时间长,无交互能力。
3) 分时系统
分时系统是指在一台主机上连接了多个配有显示器和键盘的终端,由此所组成的系统,该系统允许多个用户同时通过自己的终端,以交互方式使用计算机,共享主机中的资源。
采用了“时间片轮转”的处理机调度策略。
4) 实时系统
实时系统是指系统能及时响应外部事件的请求,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对该事件的处理,并控制所有实时任务协调一致地运行。
请登录后发表评论
注册
社交帐号登录